搜索
首页 《听杜山人弹胡笳》 更闻出塞入塞声,穹庐毡帐难为情。

更闻出塞入塞声,穹庐毡帐难为情。

意思:另外听说出塞入塞声,毡帐难为情。

出自作者[唐]戎昱的《听杜山人弹胡笳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,主要描写了杜陵先生的琴艺和演奏胡笳的感受。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、夸张等修辞手法,形象地描绘了胡笳的音乐效果和情感表达。 首先,诗中提到“绿琴胡笳谁妙弹”,用“绿琴”来形容琴的颜色,而“胡笳”则是指一种少数民族的乐器。接着,作者又提到“山人杜陵名庭兰”,其中“山人”指的是杜甫,而“杜陵”则是他的号。这些细节描写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。 其次,诗中描述了杜甫与山人的友谊,以及山人对杜甫音乐才华的赞赏。接着,作者又提到了当时海内求知音的情况,强调了杜甫对音乐的执着追求。 然后,作者详细描述了杜甫演奏胡笳的过程和感受。他用“满堂萧瑟如穷边”来形容听众的反应,而他自己则在演奏过程中产生了强烈的情感波动。特别是在第二十六拍时,他因为听到出塞入塞的声音而感到悲伤和愤怒;而在第三十三拍时,则因为听到汉月明亮而感到欣慰和喜悦。 最后,作者通过描述洛阳城收复后的情形,表达了对战争带来的破坏和伤害的关注。同时,他也呼吁人们要珍惜和平时光,不要让战争再次发生。 总之,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杜甫的音乐才华和演奏胡笳的情感体验,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战争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绿琴胡笳谁妙弹,山人杜陵名庭兰。
杜君少与山人友,山人没来今已久。
当时海内求知音,嘱付胡笳入君手。
杜陵攻琴四十年,琴声在音不在弦。
座中为我奏此曲,满堂萧瑟如穷边。
第一第二拍,泪尽蛾眉没蕃客。
更闻出塞入塞声,穹庐毡帐难为情。
胡天雨雪四时下,五月不曾芳草生。
须臾促轸变宫徵,一声悲兮一声喜。
南看汉月双眼明,却顾胡儿寸心死。
回鹘数年收洛阳,洛阳士女皆驱将。
岂无父母与兄弟,闻此哀情皆断肠。
杜陵先生证此道,沈家祝家皆绝倒。
如今世上雅风衰,若个深知此
作者介绍 戎昱简介
戎昱(rongyu)(744年~800年),唐代诗人。荆州(今湖北江陵)人,郡望扶风(今属陕西)。少年举进士落第,游名都山川,后中进士。一说登进士第。肃宗上元至代宗永泰(760—766)间,来往于长安、洛阳、齐、赵、泾州、陇西等地。经华阴,遇见王季友,同赋《苦哉行》。大历元年(766)入蜀,见岑参于成都。大历二年(767)秋回故乡,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。后流寓湖南,为潭州刺史崔瓘、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。建中三年(782)居长安,任侍御史。翌年贬为辰州刺史。后又任虔州刺史。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,流寓桂州而终。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。名作《苦哉行》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。羁旅游宦、感伤身世的作品以《桂州腊夜》较有名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塞声

    读音:sāi shēng

    繁体字:塞聲

    意思:(塞声,塞声)
    塞外胡族的乐曲。
    唐·元稹《黄草峡听柔之琴》诗之一:“胡笳夜奏塞声寒,是我乡音听渐难。”

    解释:1.塞外胡族的乐

  • 毡帐

    读音:zhān zhàng

    繁体字:氈帳

    意思:(毡帐,毡帐)

    1.毡制的帐篷。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以为居室。
    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归心》:“昔在江南,不信有千人毡帐。”
    唐·封演《封氏

  • 出塞

    读音:chū sài

    繁体字:出塞

    英语:leave the boundary

    意思:出边塞。
    《史记周本纪》:“今又将兵出塞,攻梁,梁破则周危矣。”
    唐·李白《太原早秋》诗

  • 入塞

    读音:rù sāi

    繁体字:入塞

    意思:
    1.乐府《横吹曲》名。内容多写军人从边塞返归的情景。
    《西京杂记》卷一:“﹝戚夫人﹞善为翘袖摺腰之舞;歌《出塞》、《入塞》、《望归》之曲。”
    《晋书乐志

  • 为情

    读音:wéi qíng

    繁体字:為情

    意思:(为情,为情)

    1.做情。
    唐·杜甫《江阁卧病走笔寄呈崔卢两侍御》诗:“哀年病秪瘦,长夏想为情。”
    王嗣奭释:“为情,犹俗云做情。”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