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诗作于大历元年(766)入蜀途中,描写作者登上五盘岭后所看到的蜀地景色。

首二句不但叙驱马登上岭巅之事,也表现了历尽险途后的心旷神怡之情。接下八句皆写景,着力地刻画了巴山蜀水的奇异。如其中“江回”二句写在岭上遥望,江流盘曲两岸互相交错,犹如相斗一般;日出前群峰相连,层次莫辨,仿佛聚集在一起:写出了蜀地的奇特景色形象亦活跃生动。最后两句交代此次出行的原因,并发出感慨。

诗人人蜀作杜鸿渐的幕僚,感知遇之恩,兼寄济国心愿,诗人心绪也较为明快开朗。全诗以开合变幻笔法写远景布近景,着力于染,归结于点,皴染调匀其色泽,勾勒妙画其形神,风烟美景,琳琅满目,尽入于画面,而又疏密有致,层层有序,诗人从容悠然的心绪也豁落落地毕现。诗句组对精严,语言华美而不繁缛,是岑参融六朝丰美华艳的艺术风格与唐之清新俊逸于一体的佳作。